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 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工作机制-杏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杏耀

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 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工作机制

时间:2010-07-04 点击数:

——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在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究班报告内容摘要

杏耀市信息技术学校校长 郭正良

2010年7月2日

教育部主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鲁昕副部长,6月21日亲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究班的开办仪式,为我们学员做了题为《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工作机制》的报告,以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如何深化中等职业改革、创新中等职业机制改革为主题,重点介绍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九大问题。现整理介绍如下,供大家了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新动向。

一、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衔接的试点工作

鲁昕副部长从衔接试点工作的背景、改革目标、试点内容、实现形式等四个方面分别做了详细介绍。她认为这一试点有以下五个背景:第一是职业教育自身定位的需求。针对现实当中存在把中等职业教育看作是弱势群体教育的事实,她指出,要从国家和学校两方面对中等职业教育进行正确定位,国家定位有两方面:一是未成年人的教育,二是基础职业教育。学校定位则有三方面:一是未成年人职业教育,二是择业培训,三是满足人们消费需求升级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即中等职业教育是终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是社会需求。她认为,按照工业化进程,在我国当前社会需求最大的是职业教育,而不是高等教育。第三是产业升级需求。产业升级必然带来对人才文化技术层次的提升,人们自然要求得到继续教育的机会。第四是为了体面劳动、有尊严地生活的需求。第五是终身学习时代的需要。她强调:正是基于对上述五大背景的思考,国家在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将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将继续学习作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创新工作机制,开展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试点工作

鲁昕副部长从开展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改革目标、试点内容、激励政策和试点方式等多方面做了深入的阐述。认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就是不断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需要,关键是找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学习内容,学习规范以及学习型社会的载体建设。为此,需要教育部门充分发挥职责,积极参与规划指导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体支持部门。同时也强调了学校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所应发挥的作用,通过示范学校的作用,发挥其辐射作用。

三、探索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面分担机制

鲁昕副部长主要阐述了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面在对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中的分担机制问题,主要从规划纲要中的相关规定、职业教育所具有的公益性以及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自承担的责任以及相互间的合作关系等方面作了深入的阐述。她指出,这次规划纲要为职业教育规定的格局是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这样一个办学机制,这也是职业教育今后发展的基本格局。在明确了今后发展的基本格局后,关键在于探索出一个各方面分工明确、合理分担的机制。她强调,我们首先一定要明确职业教育的公益性,一定要搞清楚哪些应该是政府全包的,哪些应该是由政府和企业行业共同承担的,哪些是由企业行业承担的,绝对不能搞一刀切。同时指出,一定要界定好政府主导的内涵和形式,可通过企业参与购买等多种途径提高政府动员和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要放眼全社会,企业资源、财力资源、政府资源、学校资源、行业资源、社会资源,即提高政府的整合资源的能力。

四、推进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体制和机制,促进资源共享

鲁昕副部长指出,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是我们职业教育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大家共识的方向。她指出,我们现实当中已经有很多集团化办学的先例了,只是我们没有把集团化办学的模式及时总结出来,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集团化办学试点的要求,在这一改革试点中,首先要对已有模式进行总结,再通过试点改革、规范管理,做到择易入手,先易后难,典型推广,总结案例,典型引入,政府引导。

五、取消市场分割的限制,实现共享资源、整合资源、共赢资源

鲁昕副部长重点讲到了如何研究制定推进东西部合作、城乡合作以及农村职业教育联合办学的机制与途径。她强调,在实现形式上要改革当前的招生方法,做到东部、西部共同发展,东部的支持使西部形成后发优势,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既可以解决东部招生资源下降的问题,又解决了西部缺乏优势教育资源的问题,最终形成“共享资源”,“共赢资源”。在招生方法改革上,鲁部长指出,一是全面建立东西部合作的各项内容和机制,不能仅限于招生合作方面,而要在诸多领域里进行合作;二是建立起支持东部和西部合作的国家制度。

六、修订专业目录工作

鲁昕副部长指出,我们早就修订完了专业目录,目前工作的重点在于如何深入实施。实施的重点是改变过去整个专业设置紧紧围绕着技能岗位进行的思路,进而向新职业岗位方向设置专业转变,即把新职业岗位和专业目录放在一起考虑。她强调,现在实施新专业目录,要进行新课程体系建设,要设置新的专业,能否取得实施的经验,关键要靠各位校长的努力。同时也强调当前的专业目录是敞开式的、开放式的、指导性的,因此,希望各位校长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主动申报。

七、建立和完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

鲁昕副部长指出,今后在中等职业学校至少有50%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第一靠自己培养,在企业培养方面,国家可通过购买实践服务,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险制度等多途径、多形式加以保障。今后要加强研究国家购买双师型教师的政策,以及制定兼职教师分配和管理制度。具体试点将通过以下几方面推进:一要建立国家教师实践制度,职业学校教师的实践制度,国家定的实践制度;二要出台双师型教师队伍来源的政策和管理办法;三要建立一千个国家教师实践基地,企业基地。

八、研究职业教育公益性质及其实现形式

鲁昕副部长指出,职业教育的公益性质这个问题不解决,政府就永远找不准履行职业教育的定位。这是关系到职业教育性质的问题,即职业教育到底是政府的责任还是市场的责任,还是政府和市场共同的责任?政府和市场是什么关系?职业教育是公益性质,其实现形式应该是什么?政府履行职责的边界是什么,哪一块是由政府主导的,哪一块是可以引导市场来做的?在这点上,鲁副部长强调,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必须尽快做出相应的回答。

九、开展地方政府履行职业教育职能的试点工作

鲁昕副部长指出,在开展地方政府履行职业教育职能的试点工作中,教育部重点选择中等职业教育进行试点,这是因为中等职业教育是未成年人的教育,是基础职业教育,为此,有必要督促地方政府确实落实好应有的职责,引导政府发挥主导行业和企业参与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国家的责任是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大必要的财力来加以扶持,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

最后,鲁昕副部长指出,上述九个改革试点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梳理,但这九方面工作的确就是我们职业教育今后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在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过程中,作为国家的责任是具有明确的理念,制定并完善国家政策以及相应的保障机制,努力为中等职业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

杏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