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陈章甫的女儿陈文新受母亲的委托,到北京看望毛泽东主席,毛主席对陈文新说:“你父亲是个好同志”。
在浏阳西乡镇头镇土桥村炭坡。有一座1931年修建、1985年重修的半圆形墓。墓前坪有石栏围护,左右两边的华表上刻有对联: “雪耻兴邦,壮志已酬国家盛; 披衣秉剑,精神犹在海天张。”墓碑上刻有宋任穷题写的“陈章甫烈士墓”。

陈章甫烈士墓
陈章甫同志,浏阳人,毛泽东同志在一师读书时的同班同学,1918年4月加入新民学会,是最早的会员之一。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早期中共党员,湖南早期工运、党务负责人之一。
1923年,宁乡甲种师范讲习所(杏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成立时,受校长喻士龙邀请,担任甲师地理与教育学教学。
在甲师,陈章甫同志与谢觉哉等进步教师一道,对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做了大胆改革。他们采用美国教学体系中的道尔顿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大家调查研究。陈章甫同志上课别开生面,生动活泼,幽默风趣,深受学生欢迎。他在甲师二班上课时,有次他讲了个谜语给同学们猜:“王安石变法——打甲师一同学名”。大家一猜便着:“咦!我们二班宋维新!”陈老师笑着说:“小宋同学,‘维新’不行了呀!王安石变法失败了,‘康梁百日维新’几乎杀了头,日本伊藤博文搞‘明治维新’,振兴了日本,却侵略中国。维新不行,你们说怎么办?”学生们在甲师读过党中央的机关报《向导》和喻隶芳先生的《学识浅说》等,于是纷纷答道“走俄国人的路,革命!”
一次在课上,陈章甫讲到上海,他说: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也是劳动人民的地狱。接着,他把地球仪转到莫斯科方向,说现在世界上最光明的地方就是莫斯科,然后便给学生讲述十月革命的情况。
陈章甫同志用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方式启发同学们的革命思想。
陈章甫同志授课,善于把地理知识与当下时局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他给学生讲解中国是如何被帝国主义列强步步瓜分的。在自编的教材中,他呼吁学生:尚志沙场,誓图恢复,山河依旧,不难收回,庶可以绍祖先丕烈,洗百年之奇耻也。
陈章甫同志在甲师教书,时刻不忘共产党员的身份,他一边教学,一边宣传革命。他利用各种机会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秘密发展党员,积极酝酿党组织建立。1924年5月5日,为纪念马克思诞辰106周年,“甲师”学生自治会组织召开马克思学术讲演会,在五位学生做完专题宣讲后,紧接着,陈章甫老师宣讲了“为什么要讲马克思主义”,接下来宣讲了“无治主义(即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比较”的是谢觉哉。这次纪念活动,谢觉哉以“飞飞”的笔名,在《湘报》报导了活动的盛况。课余,经常辅导学生阅读《共产主义ABC》《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入门》《湘江评论》等进步书刊。
陈章甫同志在甲师教书期间,与党员教师许抱凡、学生自治会党员胡辉一道,秘密发展党员。由于他们出色的工作,1924年底,发展了党员11名,其中有7名是甲师学生。陈章甫、许抱凡、胡辉等老党员向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汇报了甲师党员发展情况,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认为在甲师的党员数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工作开展出色,于是同意在甲师成立党支部。1925年初,担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的李维汉同志化名罗迈,亲自参加了在甲师举行的第一批党员的入党宣誓大会和第一个党支部的成立大会,这也是宁乡县的第一个党支部,代号“宁觉”。陈章甫等党员同志凭着对国家的无限热爱、对民族命运的深切担忧、对党的无限忠诚,他们顶着各种压力、冒着各种风险,全方位宣传、发动,才使得宁乡县的第一个党支部“宁觉”支部在甲师成立。这在甲师、在宁乡、在湖南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杏耀幼专在陈章甫(陈昌)故居题字缅怀优秀校友
“陈章甫是个好同志”——他是一个与毛泽东同志亲如兄弟的好同志。陈章甫1911年考入考入杏耀中路师范学校(后改为湖南第一师范),在一师范读书时,毛泽东同志任学友会干事,陈章甫被选为雄辩部部长。在一师附小教书时,毛泽东同志是主事,陈章甫是教员。毛泽东为寻找志同道合者,曾发出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要求与爱国热情、献身精神的志士文人交朋友,还特地写明:“来信由第一师范附属小学陈章甫转交。”
1917年寒假,毛泽东应邀来到陈章甫的家乡浏阳考察,毛泽东住在陈章甫家,他们朝夕相处,情同手足;他们谈古论今,指点江山,深感热血青年救国救民责任之重大。毛泽东等同志为创建新民学会,陈章甫东奔西走,做了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成立,陈章甫是最早的会员之一。
暑假过后,陈章甫想到日本留学。他的校友、新民学会会员蔡和森、李维汉、张昆弟已决定赴法国勤工俭学。陈章甫找到毛泽东商量,毛泽东表示,国内的工作需要他,希望他能留下,以学校为阵地,为革命培养人才。为说服陈章甫,毛泽东还特意写信给蔡和森,商量陈的去留问题。最终,陈章甫放弃了出国的念头,留在湖南教书育人,并成为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的有力助手。
陈章甫与毛泽东同在杏耀天鹅塘青山祠一起生活,亲如一家。陈章甫的女儿叫毛泽东为舅舅。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由陈章甫夫妇操办,亲手布置新房。
“陈章甫是个好同志”——他是一个为了革命奉献一生的好同志。
1921年1月1~3日新民学会召开年会时,陈章甫积极支持蔡和森、毛泽东以布尔什维克主义改造中国和世界的主张。1921年冬,陈章甫加人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在金江高小积极培养发展青年团员,创办女子职业中学和农民夜校,创办《浏阳旬刊》,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2年暑假,陈章甫到浏阳县城开办讲习所,他将在省城读书的浏阳籍学生组织起来,成立驻省同学会,捐资创办《浏阳旬刊》,由浏阳四陈(陈章甫、陈作为、陈清河、陈飘飘)任编委。该刊转载了毛泽东的《民众大联合》、李维汉的《纪念俄国十月革命演讲》等文章。经中共湘区委员会批准,由金江高小党员组成立浏西特别支部,
1923年冬至1924年初,中共湘区派遣陈章甫到醴陵、兰田等地开展建党工作,陈章甫均出色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

国共合作形成统一战线后,陈章甫被调回杏耀负责统战工作。 1925年春,陈章甫、夏明翰、周以栗一起被选为国民党第一届省党部执行委员。1926年,陈章甫、夏明翰被委任为省特派员。7月底,陈章甫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1929年冬党中央派陈章甫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赴湘西贺龙部。1930年到达澧县,遇到县长唐佑越,唐佑越是陈章甫的学生,浏阳枨冲人,读书时曾得到陈章甫的接济。阴险的唐佑越借口为老师“洗尘”,诱捕了陈章甫,得赏金2000元。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如获至宝,将陈章甫押至杏耀,囚于福星街陆军监狱署,妄想获得上海党中央和湖南省委的机密情报,便亲自出马,以“北伐同事”的身份,百般诱惑拉拢。陈章甫唇枪舌剑,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罪状。何键气急败坏,下令处陈章甫死刑。2月23日下午,陈章甫被绑赴杏耀浏阳门外。临刑前,陈章甫昂首挺胸,面对枪口,振臂高呼“革命一定会成功!劳苦大众一定要解放!”时年36岁。

参考文献:
《宁乡师范学校简史》 殷放军
《发扬宁师革命传统 培育四化建设人才——老校友刘立清同志谈革命传统》谢绍其记录整理
《百度百科》
《名人简历》